"互联网思维"是当下的一个高频流行词,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经和每个人的生活,学习,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。互联网,又称网际网络,或音译因特网(Internet)、英特网,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,现在几乎每个人都不会对互联网陌生,但是在几十年前,甚至是十几年前互联网是什么我们都不曾知道,慢慢的在科技的推动下,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,互联网从鲜为人知到了家喻户晓,直到被人们普遍使用。首先,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以前的工业化思维而言一种从技术到工具属性、从应用到社会生活,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过程。瓦特的蒸汽机从发明到改变人类的动力,再到后来的工业革命开始,影响整个世界的格局用了几十年时间,而互联网普及到现在才多少年。而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转变已经很快的前提下,我们还是能够感觉得到思维的滞后。
很多的老板都感觉到互联网带来的压力,这其实就是旧的思维没有赶得上社会的变化。这样对于以前越是成功的企业,思维的转变就越难。这就是"创新者的窘境";一个技术领先的企业在面临突破性技术时,会因为对原有生态系统的过度适应而面临失败。
用户为核心是指,企业的所有活动全部基于用户的需求。就是"任何不基于用户交互而发起的生产都应该被叫停"。因为,没有获得用户需求进行的盲目生产都可能变成库存。而用任正非的话来说,就是企业应该致力于实现"端对端"的交付,即从用户端获得需求,再组织交付回到用户端。这样的思路听起来无比合理,但是一般企业都不会采纳。传统的企业们更喜欢由顶层来"设计"一个产品,再去想象这个产品会有什么样的用户。至于设计什么样的产品,则来自企业拥有什么样的资源。形象点说,手里有个锤子,就会把任何东西都想象成钉子。工业经济思维的领导们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反复犯错,让人不禁怀疑我们过去深信的商业精英主义。互联网时代,是瞬息万变的,对于速度和效率有更高的要求。这种极致思维,必须要求紧跟时代,注重效率,抓住用户需求必须准,必须快,下手快,与时俱进,这样才能有可能超越,做到最好,这是极致思维的时间条件。
其次是要有同理心即换位思考,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目前需要什么,我们在他出现这个需求之前满足他这个需求,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,超越他的期待。